發(fā)布:2023-11-17 07:55:21 關注:19908次
全球領先精神病學和分子神經(jīng)科學專家Michael Maes教授團隊現(xiàn)面向國內外誠聘博士后及博士數(shù)名。主要招聘專業(yè)方向:基礎醫(yī)學、臨床醫(yī)學、心理學、公共衛(wèi)生與預防醫(yī)學、醫(yī)學技術、統(tǒng)計學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等相關專業(yè)。
一、導師簡介
Michael Maes教授是電子科技大學海外引進高層次人才,2022年入選國家人才計劃。研究領域:精神病學、分子神經(jīng)科學、病理生理學等。
1. 學術成就
1) 高被引學者:連續(xù)多年獲此殊榮,其中包括2003、2012、2016-2017、2019-2022年。
2) 全球學術排名:
- 全球精神病學和神經(jīng)病學領域:亞洲-澳大拉西亞排名第一,全球排名前0.01%。
- ScholarGPS顯示:過去5年在分子神經(jīng)科學和病理生理學領域全球排名第一。
- ExpertScape全球排名:神經(jīng)免疫、ME/CFS、氧化應激等多個領域均位于全球前列。
3) 論文發(fā)表:發(fā)表超過1000篇SCI論文,75.2% 位于全球被引用最多的前25%內,96.1%的論文與國際合作伙伴共同完成。
2. 主要期刊發(fā)表(n代表發(fā)文數(shù)量)
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(n=4, IF=25.6),Cellular & Molecular Immunology (n=1, IF=24.1),Brain, Behavior and Immunity (n=5, IF=19.2),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(n=3, IF=17.7),Molecular Psychiatry (n=13, IF=13.4),Biological Psychiatry (n=26, IF=12.8),Neuropsychobiology (n=19, IF=12.3),Psychiatry Research (n=51, IF=11.2),BMC Medicine (n=10, IF=11.2),Psychological Medicine (n=14, IF=10.6),Neuropsychopharmacology (n=10, IF=8.3),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(n=26, IF=7.7),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(n=96, IF=6.5),Molecular Neurobiology (n=57, IF=5.6)。
3. 更多信息
Google Scholar (https://scholar.google.com/citations?user=1wzMZ7UAAAAJ&hl=en)
ResearchGate (https://www.researchgate.net/profile/Michael-Maes-5)
二、團隊介紹
1. 研究領域
我們的團隊致力于研究分子神經(jīng)科學、抑郁癥分子精神病學、心身疾病、自殺、睡眠障礙和焦慮癥。我們的核心目標是深入探索這些疾病背后的生物和分子通路(biological and molecullar pathway),定義新的藥物靶點,從而為抑郁癥、自殺和心身疾病患者提供更準確、高效的治療方法,同時開發(fā)這些疾病的新機器學習模型。
2. 團隊成員
臨床方面: 我們團隊擁有Michael Maes、周波、李靜三位教授,鄒志禮、黃雨蘭、李潔穎三位副教授,主治醫(yī)師周曉波博士、閔文蛟博士、何影博士、張旭博士、張耀尹博士,他們在臨床方向上都有深厚的研究背景和廣泛的經(jīng)驗。
實驗方面: 我們與王晨輝教授合作,并擁有博士后Abbas Almulla,專門從事生化實驗方向的研究。
其他專家: 我們與國際頂級腦成像專家Bharat Biswal教授、人工智能方向程洪教授合作。
3. 平臺簡介
團隊依托電子科技大學附屬醫(yī)院·四川省人民醫(yī)院四川省精神醫(yī)學中心,我們擁有約3078平米的實驗空間。四川省精神醫(yī)學中心占地4.3047萬平方米,設有360張床位。從2020年10月至今,門診量達到120482人次,出院11200人次。我們提供涵蓋心境障礙、焦慮/強迫/軀體癥狀及相關障礙、腦器質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等多種疾病的治療。(四川省精神醫(yī)學中心網(wǎng)址:https://www.scsjsyxzx.com/)
在人工智能方向,我們與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(tǒng)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合作,該工程中心于2019年10月批復成立,依托單位為電子科技大學,在依托單位前期關于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研究基礎上,聯(lián)合產業(yè)化和示范應用基地,建成3個技術研究室、2個工程技術轉化基地,促進2項技術成果轉化,大力開展成果推廣及行業(yè)交流與合作,促進依托單位的人機智能技術人才培養(yǎng)和相關學科建設,完善基礎實施、管理和運行機制。工程中心主任由程洪教授擔任,技術委員會主任由李駿院士擔任。(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(tǒng)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網(wǎng)址:http://uestcrobot.net/)
三、崗位要求
1. 年齡不超過35周歲,特別優(yōu)秀者年齡限制可適當放寬。已獲得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,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
2.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SCI期刊上發(fā)表了兩篇或更多論文;或作為課題負責人獲得省部級以上課題;或取得其他高水平成果。具備扎實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,能夠獨立開展科研工作,有志于在課題組既有研究方向上繼續(xù)深入。
3.具有較強的英文聽說、閱讀與寫作能力。
4.具備良好的團隊協(xié)作精神,工作態(tài)度勤奮、主動、嚴謹、負責,具有創(chuàng)新意識并能獨立開展相關研究。
四、在站待遇
1.薪酬待遇:年薪30萬起(含五險一金),入選國家“博新計劃”、國家“引進計劃”、四川省“博新項目”等各級博士后人才計劃者,待遇更優(yōu)。
2.科研啟動經(jīng)費:提供科研啟動金10萬元。
3.科研激勵:享受職工同等的科研獎勵(含SCI文章、國自然項目等)。支持申報各級各類博士后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院基金等項目。支持出國參加學術會議或短期交流。
4.其他待遇:按相關規(guī)定,享受電子科技大學教職工和醫(yī)院職工體檢、子女入托入學等福利。優(yōu)秀者出站后,可申請醫(yī)院“優(yōu)秀”博士招聘計劃,享受事業(yè)編并匹配相應資助。
五、應聘方式
請?zhí)峤灰韵虏牧现拎]箱:cmhpublishing@uestc.edu.cn,郵件主題欄內請注明“Postdoc Application+姓名+高校英才網(wǎng)gaoxiaozp.com”。
1. 英文簡歷(包括學習和工作經(jīng)歷、已發(fā)表的科研論文列表、照片、聯(lián)系方式等);
2. 反映本人學術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電子檔(英文版)
工作地點:四川省精神醫(yī)學中心(成都市溫江區(qū)芙蓉大道二段33號)
熱情歡迎您的加盟!
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請關注博士后招聘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(ID:boshihoujob)
原文出處:
https://www.postdoctor.uestc.edu.cn/info/1013/2229.htm
(電話聯(lián)系時請說明是在博士后網(wǎng)(boshihouzp.gaoxiaozp.com)看到的招聘信息,郵件申請時請在標題結尾加上信息來源于“博士后網(wǎng)(boshihouzp.gaoxiaozp.com)”)。
【1】凡本網(wǎng)注明"來源:江南人才網(wǎng)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于江南人才網(wǎng),轉載請必須注明江南人才網(wǎng),違反者本網(wǎng)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【2】本網(wǎng)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,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注明的作品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【3】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。
其他教職工招聘